這是關於景深的小小研究(作業)分三大部分:光圈的變化所產生的結果、鏡頭焦距的距離所產生的結果、3個物體與鏡頭距離不同的比較

 

一、光圈

首先來對景深與光圈之間的關係來做拍攝練習,藉由練習拍攝的實際方式,來感受光圈與物體的關聯

 

第一組

P1030568

光圈:3.5    快門:1/320秒   ISO:400  時間:下午4點40分(同系列主題時間約為4點40~5點06分)

被攝物體花朵清晰,背景模糊  

P1030569

光圈:5.6   快門:1/125秒  ISO:400

P1030570

光圈:8   快門:1/50   ISO:400

P1030571

光圈:11    快門:1/20秒    ISO:400

P1030572

光圈:16   快門:1/10秒  ISO:400

P1030573

光圈:22   快門:1/4秒   ISO:400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第二組

P1030574

光圈:3.5   快門:1/250秒   ISO:400

P1030575

光圈:5.6    快門:1/125秒   ISO:400

P1030576

光圈:8   快門:1/60秒   ISO:400

P1030577

光圈:11   快門:1/40秒    ISO:400 

P1030578

光圈:16   快門:  1/20秒    ISO: 400

P1030579   

光圈:22     快門:1/8秒   ISO:400

 

 

以上兩組照片我們可以發現光圈對於景深的範圍所產生的影響,也就是說你的光圈越大(註一"進光量大,相機上顯示光圈數值小") 對於清晰的範圍越小,除了拍攝的主體外,背景的部分都會產生模糊。 
但當光圈越小的時候反之清晰的範圍會隨之拉長,除了被攝物體外,背景也相當的清晰,如果將光圈3.5的畫面與光圈22的畫面做比較,會產生很明顯的對比。





 二、鏡頭焦距


我們再來對於光圈不動皆設定為f/3.5,對被攝物體的焦距做為調整,來觀察所產生的變化跟結果。


P1030565    

光圈:3.5   快門:1/250  ISO:400   焦距:14mm

P1030566 

光圈:3.5   快門:1/200    ISO:400    焦距:26mm

 

P1030567  

光圈:3.5    快門:1/80秒    ISO:400     焦距:42mm


由此可見焦距拉的越近的時候,拍攝出來的物體會因為焦距的變化,讓被攝物體與背景更加的模糊。尤其焦距在42mm的狀況下背景模糊度更高。





三、被攝物體距離(攝影距離)



首先由3個物件做為主體它們與相機的距離分別為火材盒15cm、電鬍刀30cm、咖啡瓶45cm

來看看會有什麼景深會有什麼變化

P1030727 

火材盒距離15cm   光圈:2.5    快門:  1/20秒  ISO:200   

 

P1030728 

電鬍刀距離30cm  光圈:2.5   快門:1/13秒     ISO:200

 

P1030729  

 

 

 

 

咖啡瓶距離45cm   光圈:2.5   快門:1/13秒   ISO:200




對於火材盒跟咖啡瓶之間的效果較為明顯,也就是說當對焦點對到火材盒的時候,後面皆為模糊,而且距離越遠越模糊。

相對的對焦點位於咖啡瓶的時候火彩盒便為較模糊,但以這兩張圖來看電鬍刀的模糊是一樣的,也就是說與被攝物體之間的距離也會很明顯的影響景深的大小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大布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